德育課程——相約星期一(第八周)——爭做環保小衛士
作者:zmq 日期:2017-10-16 瀏覽量:6266
10月16日,周一,“相約星期一”活動,五二班選擇了環境保護專題中一個很小的主題――垃圾分類。
小朋友下樓扔垃圾,發現有四個垃圾桶,怎么辦呢?該扔在哪個垃圾桶呢?
“環衛叔叔”來幫忙啦!廢棄物混合是垃圾,分選開是資源哦!
一群被迷路的“垃圾寶寶”傷心地跑上前來,質問人們:我們的“家”到底在哪里呀?!
啤酒瓶,易拉罐,凋落的花,魚骨頭,廢電池,廢紙巾……“垃圾寶寶”們一個個勇敢地站出來“控訴”啦!
“垃圾桶”們走出來主持公道了!
“干垃圾桶”說:他的身體里住著的是廢紙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屬和布料五大類。住在這里的“垃圾寶寶”都是可回收的,它們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,可以減少污染,節省資源。
“易腐垃圾桶”說,她主要歡迎廚余垃圾在她那里安家,主要包括剩菜剩飯、骨頭、菜根菜葉、果皮等食品類廢物,它們都是不可回收的。住在這里的寶寶經生物技術處理就地處理堆肥,每噸可生產0.6~0.7噸有機肥料。
“有害垃圾桶”說,她屬于不可回收類!包括有電池、熒光燈管、燈泡、水銀溫度計、部分家電、過期藥品和化妝品等。這些垃圾寶寶都是對人體健康、對環境有害的。它們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,千萬不能讓它們走錯家哦!
“其他垃圾桶”說,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、渣土、衛生間廢紙、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們都應該住在他這里。這里的不可回收垃圾寶寶們主要采取衛生填埋,可以有效減少對地下水、地表水、土壤及空氣的污染。
“垃圾寶寶”們聽了,可高興了,一起歡呼:我們終于回“家”了! 保護環境,從身邊的小事做起。從今天起,請問你身邊的人:朋友,你今天分類了嗎?